发布时间:2014-05-16
——记 “企业家精神”分享会
5月初夏,企业家论坛正式启动,为2014届毕业生的后MBA时代启航。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支晓强副院长出席活动并致开场词。本次论坛采取企业家分享管理故事、企业导师后续深入点评的模式,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故事背后的深意、鉴往知来。
第一场企业家论坛的主题为企业家精神,原TCL董事长袁信成先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企业家精神的见解。
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袁信成先生将企业家精神总结为“输在自己、赢在对手”,即企业家应注重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时刻保持对自身以及对市场的清醒认识,并在竞争对手出现失误的时候把握机会、实现超越。
避免“输在自己”
为了避免“输在自己”,首先就要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并确定企业战略。TCL在市场定位时采取“逆向操作”,即从客户的切实需求出发,有计划地进行市场推广。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中国的彩电市场逐渐从功能化走向时尚化,消费者不仅关注功能也开始关注产品外观。TCL没有一味的模仿长虹成功的老路,没有陷入规模经济产生的价格战之中,而是注重对于产品外观的研发设计,靠新的款式迅速占领了市场,令雄霸一时的长虹一蹶不振。
其次,要建立起与战略相对应的核心竞争力。总被袁信成先生常挂在嘴边的“速度”二字就是TCL的核心竞争能力。速度即效率,TCL用经济杠杆调动管理者、员工及经销商的行动速度。创建企业学院,对员工进行职业行为培训,标准化的训练迅速提升了员工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下大力缩短资金回收时间,以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并且通过建立信息系统有效地协调了研、产、销全过程。TCL集团凭借“速度”这一优势,“以速度冲击规模”,在中国彩电行业的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新的传奇。
最后,为了永远保持领先,企业需要进行持续的创新。人是创新的核心,TCL通过能够覆盖大多数员工的股权激励机制充分放权,让员工主动承担起管理和创新的责任。此外,TCL奉行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但同时强调因势变革,要做一个醒着的梦!
把握“赢在对手”
除了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对手出现失误的时候把握机会、实现反超也是制胜的关键。因此TCL之所以能够实现逆转,不得不提到竞争对手“长虹”的两大致命性错误。
其一,长虹固守做强则要做大的老路。在过去,一谈到企业的成长,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扩大规模以追求规模效益。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规模不经济也会随之产生。改革开放以来彩电行业高速发展,随着产业的发展,微利时代早已到来,大规模生产与低价销售已不再是彩电企业制胜的法宝。在这样新的时代背景下,长虹依然固守规模经济的老路,而面对TCL这样以速度经济取胜的后起之秀,长虹只能进一步压榨自己的利润空间以获取市场份额,最终导致失败。
其二,正如企业导师白刚老师所分析的那样,长虹的失败源于其对资本市场的过度狂热以及缺乏对企业经营常识的基本判断,没能抵挡住资本市场巨大的利益诱惑。而TCL却适时地把握住了机遇,成功的超越了对手。
其实,想要避免输在自己、把握赢在别人是很难的。正如袁信成先生所说的那样:“创造商业模式是很困难的,持续改善战略适应能力更难,改变创业者的习惯性思维难上加难,唯一能够改变企业家观念的是事实真相。然而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竞争格局的形成异常复杂,我们无法提前预知事实的真相。但是,我们应该了解市场竞争的基本常识,并从中发现蛛丝马迹,感知正在发生的未来。”希望MBA同学们能从袁信成先生与白刚老师的演讲与剖析中有所收获,并对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有所启迪,这也是后MBA启航活动的意义所在。
企业家论坛第二场“创业与企业成长”模块将于5月12日至5月18日进行,精彩内容请关注后续报道。
人大商学院MBA项目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