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8
秋意已暮,新冬将临。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时光如白驹过隙,曾经来自五湖四海的青葱少年,如今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管理栋梁,意气风发,挥斥方遒!11月11日,人大商学院MBA校友相识二十周年\十周年返校活动在汇贤大厦C座如期举行。
学院领导致辞
商学院党委书记旋天颖首先代表人大商学院热烈欢迎MBA校友回家!她谈到,每年校友返校是商学院的传统,每次聚会都热闹而温馨。
“毕业后十年、二十年,大家已从初入社会的新人,成长为成熟的高管和管理者,学校和学院也发生了巨变”。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人大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人民大学的办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旋天颖书记强调,人大商学院作为新中国工商管理教育的奠基者和引领者,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贡献中国管理智慧、培养全球领袖人才为使命”,致力于建设“最懂中国管理的世界一流商学院”。1990年,人大商学院率先在全国招收培养中国本土的MBA学生,成为全国唯一一所试办MBA教育的院校,至今已培养了近万名MBA商界精英。学院始终秉持“今天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你为荣”的理念,每一位校友都是商学院的宝贵财富,也是人大闪耀的名片,学校、学院以及MBA项目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广大校友的支持。未来,期待MBA校友们继续传承人大精神,追求卓越创新,取得更大成就!“再次欢迎校友回家,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MBA项目创新发展
人大商学院副院长张瑾随后介绍了MBA项目近年来的发展。他指出,人大商学院MBA项目以“5I”为核心教育理念,在多年的培养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既符合我国本土工商管理教育特色及中国人民大学“独树一帜、立德树人”特点要求,又与全球接轨的MBA教育体系。项目目前拥有的五大优势特色,包括红色血脉、领先学科、全面实训、数智引领、跨界融合,张瑾副院长还介绍了行动式学习的 TAP 项目,全案例课程、跨界融合式学习的管理整合系列课程,模拟立体式学习的管理沙盘模拟,导师教练式学习的 PAP 项目以及国际合作平台、双学位项目等MBA项目在高质量实训体系建设方面的举措和成果。最后,张瑾副院长从校友访学、创业支持、校友俱乐部等相关模块详细解读了MBA校友工作,并期待校友们经常回家,与人大MBA项目一起创造更多精彩。
教授课堂
张瑾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他以《数字导向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首先简洁明了地解答了“数字化是什么”、“企业为何要进行数字化建设”以及“数字化的核心价值”三个问题。张瑾教授认为,“数字化是一种将企业静态战略和管理升级为动态过程,实现维度拓展的变革”,并分享了数字化时间轴。
张瑾教授还解释了企业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原因:在 XYZ 坐标轴之外,构建一个企业数字化维度,从高维度俯瞰企业战略和管理问题,就像降维打击,解决企业问题就会变得更容易。在案例分享中,张瑾教授以某企业HR通过分析员工下载公司共享文件的数据相对值进而准确判断离职倾向。此外,张瑾教授认为,“智能化需要充分了解人,基于成熟的脑科学研究”,他以贝壳 VR看房案例为例,阐述了链家的战略驱动,最后得出结论相应结论,即“数字化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在于增强核心竞争力”。
校友主题分享(一)
刘明郡 2010级MBA校友 北京静山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题:教练型领导力对于激发员工内驱力的应用
刘明郡校友从她在外资公司担任人力资源经理遇到的人与工作、组织与绩效问题的思考,分析了BANI时代的领导力具有易崩塌、焦虑感、非线性、不可知的挑战,提出领导力需要兼具容纳力&灵活度,同理心&正念、语境&适应力、透明度&直觉力。她指出,工作关系由雇佣关系变成雇佣+合作关系,“以前传统上员工贡献时间,现在员工还贡献创造力”。刘明郡还提到通过在人大学习MBA,进一步思考了人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而毕业后采用教练领导力模式专门辅导企业管理人员和创业者提升企业绩效,并展示了三个辅导企业的成功案例。
周宝印 2002 级MBA校友 北京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资深合伙人
主题:管理创新与案例分享
周宝印校友有这二十年年管理咨询资历,经验丰富。他分享了2020年4月7日网信办发布的《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与2020年4月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指出数据已与资本、劳动力、土地一起成为核心生产要素。针对中国企业面临不确定、开放性市场,特别是基于人工智能阶段,他强调了企业如何进行数智化转型为以数智化为基础、创新商业模式、构建生态体,指出企业通常要经历初期在线、中期融合、成熟期智能驱动到建立理想型数智化组织四个阶段。
李新章 2002 级 MBA校友 北京思沃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题:瓶颈理论与企业利润倍增
李新章校友引用以色列物理学家及企业管理大师艾利·高德拉特博士的“瓶颈理论”,分享了瓶颈的四种类型:资源、市场、法规、观念。他介绍了企业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利润倍增原理”,在企业产供销等主要价值链环节中,影响超过95%企业有效产出的瓶颈环节,是在市场环节也就是产能过剩,订单不足。为提升企业利润,就需要设计并强力推广让客户无法抗拒的“黑手党方案”,“黑手党方案”有助于企业快速大幅提升业绩和利润。李新章还介绍了招商、2C、2B三个实际的不同营销场景的“黑手党方案”案例。
李寒冰 2002级MBA校友 叶星云(北京)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题:如何进行股权设计与员工股权激励
李寒冰校友站在股权设计和员工股权激励的角度分析,商业模式中离人心越近的部分AI越难替代。股权设计要根据生产要素掌握在企业哪些人手里、掌握的数量、以及进入节奏等因素来确定,而且需要一个相对长(近期平均项目跨度为一年)的时间来改变人心,真正达到激励效果,然后才能改变员工的行为进而创造更多价值。
校友主题分享(二)
罗文林 2000级MBA校友 资深私募股权投资人
主题:十年历程,从银行定存到单标的股权投资的总结
罗文林校友在分享中,首先以时间为线索,总结自己在投资领域的成长过程,以及在投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了人一生的收入变动与生命周期的关系,从而揭示了投资需求的产生原因。他还进一步探讨了各种投资路径,包括继承、工作、再分配、创业、合伙参股等多种方式,分析对比了每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适合的人群,帮助校友们找到适合自身的投资方式。在谈到私募股权风险时,罗文林校友从私募股权的定义、投资策略、收益和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让大家对私募股权投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最后,他分享了自身的经验教训,为听众提供了宝贵的投资建议。这场分享会系统地总结了罗校友十年来从银行定存到股权投资的从业经验与感悟,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投资知识、技巧与心得的精彩分享。希望通过他的讲解,能为各位校友提供新的决策视角,在投资道路上少走弯路。
班级返校感想
2001级MBA F2班
汇贤楼,荟名家
求是石,无转移
一勺池,有新颜
立德楼,聚老友
文化大厦,举杯欢畅
时光荏苒,情怀依旧
多少青春洋溢故事
都从人大校园开始
多年回归校园,
心情澎湃,喜悦与期待交织。
人民大学,我们眷恋的净土
踏入校园,活力四溢
绿草如茵,校园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师长同学,热情洋溢,
让人心生喜悦的涟漪。
学术讲座、琳琅满目,
拓展视野,点燃激情火苗。
同窗相伴,互帮互助成长,梦想闪耀星光。
师长关怀,春风温暖心田,
启迪智慧明灯。
人民大学,我们心中的家园。
返校的喜悦,诗意绵长,言语难尽其美。
共同的努力,砥砺前行,书写新的传奇。
2012级MBA P3班
今年的人大校友日推迟到双十一,我提前安排好家人,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一大早就赶回学校,参加四年八届,十年和二十年校友日返校活动。
疫情三年,使我们生命中的很多东西都改变了;工作和事业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负重前行,生活的节奏如同刹车后重新起步,身体也在几阳后变得易感而脆弱;毕业十年,同学们都到了不惑之年,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同学们年龄差距依旧,但十年同一片蓝天下的生活体验,让我们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我很期待校友日同学们的久别重逢。
上午参加了学院的返校日活动,年轻的易院长做了院情汇报,三位老教授带我们重返课堂,共同思考当下的国际贸易局势,ChatGPT带来的思考,金融科技带来的变革等。在八百人大教室,商学院校友大家庭欢聚一堂,共同关注商学院的发展和当前形势下的趋势和变局。
下午是俱乐部活动和班级聚会,校友会各个俱乐部汇聚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校友,活动体验、经验分享、叙旧纳新、俱乐部活动提供了一个有粘性的平台,发展兴趣爱好,聚集校友力量,终汇成满天星光灿烂。2012级MBA班级活动约在了立德楼的813教室,学院老师提前帮助细心准备了条幅和水果,欢迎同学们回家!同学们从京城的各个方向赶来,也有外地出差或居住不能返校的同学在群里表示祝贺和歉意。教室里返校的同学们围桌而坐,谈谈当前的工作生活,拿出当前的班旗和学习的照片,追忆学习的美好时光。
美好的欢聚是短暂的,时间很快的过去,我们约好一定要多聚聚,哪怕是一个工作日的中午,三两小聚,也因彼此的遇见而让各自的人生更丰富。任何时候我们都珍惜同窗共读的日子,现实生活中可能我们正经历苦难,但我们对生活依然满怀感激,对生命中的美好依然甘之如饴。而我们共同的母校则是一座宝藏,无论我们是壮年或迟暮,都能找到心灵的启迪和哺育。期待明年校友日有更多同学返校一聚,继续延续我们共同的话题!
2012级MBA P4班
时光如梭,转眼间已毕业九年,作为中国人民大学2012级MBA毕业生,我们心潮澎湃地回到了这片曾经给予我们无尽启迪的校园。重返母校的怀抱,真切地感受到了时光的变迁和校园的进步。
进入校园,我们被熟悉而又新鲜的环境所吸引,校园里的教学设施焕然一新,八百人教室舒适的座椅、立德楼教室配备的各种先进互动设施,都显示着母校的进步和提升。我们不禁感叹,这些年来,母校在教育设施上的投入和更新,让每位学子都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在活动中,老师们、同学们相聚一堂,共同总结MBA项目过去取得的成绩、展望未来的发展。学院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学校最新的研究课题及阶段成果,同学们分享了各自在职业生涯中的成长和收获,也交流了对于MBA项目的看法和感受。虽然毕业已近十年,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MBA项目的含金量在不断提升,它不仅仅是一张文凭,更是一种思维、一种能力、一种对未来的追求,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人大MBA项目让每位学生终生受益的办学宗旨。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追求梦想的起点,更是我们永远的归宿。在这里获得的知识、人际关系和思考方式,将伴随我一生。
时光荏苒,情怀依旧。值年返校之旅让我们更加感恩母校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感谢母校给我提供的学习机会和人生指导,也期待着未来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继续成长和进步。我们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学生而自豪,我们将用所学所长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回报母校的培养与期待。我们相信,无论身在何方,我将永远将人大之美放在心底,成为学府光荣的传承者,永远怀揣着母校的荣耀与自豪。无论走到哪里,人大学子都会带着这份深深的情怀和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