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在人大 // 返回上一页

《组织行为学》

发布时间:2022-06-10

课程主讲人

章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组织与人力资源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教师寄语

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组织管理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也可以更好地诊断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组织变革的方向与策略。几乎所有MBA同学在学习组织行为学之前已经对人的心理、行为和管理有了一些经验性的判断和认识,这样一些判断和认识可能会促进学习,也可能会阻碍学习或使学习产生困惑与迷茫。

管理人首先需要正确地理解人。在这个世界上最难认识的也许是人本身,于是对人及其管理就产生了很多认识分歧、矛盾和误解。我发现,要建立起关于人的管理的正确认识,必须正确地理解人格和人性。正如《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我在教授《组织行为学》课程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对人的认识和已经形成的管理信念,基于对人格和人性的深入分析,深入研讨企业案例中管理实践的演化、现实特点和未来方向,系统学习企业组织中人的管理的底层逻辑、优秀实践、未来走向和现实问题,领悟管理之道。希望MBA同学们在课程结束后继续反思,深入思考,灵活实践,不断总结提升对管理规律的普遍性和管理策略的灵活性的体悟。MBA学习是为了创造未来,而不是仅仅诠释现在,希望同学们怀抱理想之志,以创新和变革的态度去创造事业的明天。

课程内容

2021-2022春季学期,人大商学院MBA《组织行为学》课程在2021级金融科技(FT)班开讲。课程中,章凯教授以丰富的案例、严谨且完备的理论体系,将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知识与同学们的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同时,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学生提供的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让学生在更深入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将所学更好地付诸实践。

章凯教授先是从管理的本质与发展趋势出发,为学生引入现代组织管理的概念,并讲解了全球化背景下人的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的关系,同时还重点强调了如何有效学习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而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深入领会组织行为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后,充分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章凯教授强调,学习一门理论,最重要的是要明白“思考重于记忆、角度重于体系、结构重于要素”。

初识组织行为学之后,同学们在第二周便围绕“大学生的空心病”这一主题迎来了一次课堂大讨论,并在章凯教授指导下,对空心病的症状、根源及解决办法都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思路。“空心病”是一种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疾病,而这种价值观缺陷与人格中自我的缺失有很大关系。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章凯教授讲解了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特质、人格的动力系统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带着问题去听课,让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也更容易将理论知识内化到自己的思维体系中。

在课程中,章凯教授还从文化角度,讲授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管理有何异同,其中既有普适性的管理规律,又有具体文化情境下的不同呈现。文化有三个层次,民族文化、组织文化、群体文化,章凯教授着重讲解了民族文化的霍夫斯塔德分析框架,还列举了十几个国家不同维度的评分,让同学们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认知不再仅仅停留在感性认知的层面。

除此之外,课程中的动机理论与激励、组织中的领导力与权力等经典内容,使同学们在结合实践分析自己所处组织的同时,还能反观自身,去实践如何更好地“向上管理”,以及如何更好地激励下属。

学习体会

谢安  2021级FT2班

章凯老师的《组织行为学》不仅是一门管理学课程,更是一堂生动的心理学课程。在央企从事多年的管理工作,特别是曾经承受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煎熬的我,在每次处理基层员工问题时都顾虑颇多,犹豫不决。章老师运用组织行为学最基础的理论和他本人丰富的人生阅历,耐心为我答疑解惑,从人的需求角度剖析员工的动机,为我和员工思想上嫁接起沟通的桥梁,通过换位思考,使我走出自己的牢笼,放下了心中的包袱,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经营发展当中。利益共享、发展共生、命运共荣,章老师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员工和企业之间最美好的画卷。虽然在现实工作中我们都将面对更加复杂的环境,更多需考量的因素,但这幅画卷仍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参照,只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

崔帅  2021级FT1班

章凯老师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从心理学出发,以专业的理论与生动的案例带领大家剖析人格的本质特征以及隐藏在人格背后的普适规律,从中找到组织内员工行为的动力来源以及领导者领导力的形成机制。在课堂上,他通过思维训练与行为分析,帮助MBA学生打破权力观念的潜意识影响,引入现代管理的领导力模型,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领导力开发路径,使大家不仅有理论、有思维,也有行动指南。章凯老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递,更注重人大MBA学生人格的培养。作为心理学博士,他以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与实践经验引导同学们认识自我、完善人格,并悉心解答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涵盖了子女教育、职业发展等方面,将整个课堂变成了一个“目标融合”的学习共同体,章老师也是亦师亦友,魅力十足。

张梦倩  2021级FT2班

人是理性动物,也是感性动物。在接触《组织行为学》这门课之前,我都没有仔细想过原来人的管理也是有“章”可循呀。章凯教授凭借自身庞大的知识储备、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学术和实践经验以及成熟的教学方法,把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为大家呈现了一门经典课程。“思考重于记忆、角度重于体系、结构重于要素”,这门课的价值不仅在于充实的课堂体验和理论知识的获取,更在于思路与方法的形成,在于它引导我们思考“人是谁”。

郭文君  2021级FT1班

很荣幸有机会在这学期跟随章凯教授进行《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学习。虽然在本科期间也学过组织行为学,但是记忆里留下的就只有国外大部头教科书的模糊印象。这次在8节PBL模式的课堂教学互动下,我对组织行为学有了完全不同的认知。和我想象的不同,这门课程是从分析人性开始的。课堂上,章凯教授带领大家慢慢从日常工作的惯性经验与认知里脱离出来,通过人的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理解人格、跨文化价值观、动机理论与激励、组织中的领导力与权力、组织领导力开发6个课程模块娓娓道来,让我们从人到管理到领导力层层递进地学习了组织行为学。这门课帮助我重新找回了敬畏之心,对人性的敬畏之心,对组织发展复杂度的敬畏之心,以及对领导力发展道阻且长的敬畏之心。

黄引  2021级FT2班

在国企工作十几年,从个人角度来说,有很多成长,但也时常迷失。从供应链管理岗调整到现在的人事岗快两年了,虽然一直在努力学习和调整自己,但却始终有诸多问题想不透也解决不了。如果跟外界一样,把这些问题都简单归结于对国企的种种诟病,那显然是不负责任的,也不是我们在谋求个人成长的道路上该有的态度。而学习了章凯老师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之后,先前的很多疑惑都渐渐有了更为清晰的答案,比如如何更清晰地认知组织的目标、如何更好地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结合、如何运用人格动力系统理论去修正组织人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等等。国企要想完成现代化管理转型,需要有现代化的管理理论做依据,也需要有人去将这些理论更好地应用与实践并不断推动改革进程,这也正是驱使我努力学好这门课程的动力。

刘书扬  2021级FT1班

章老师的课程内容丰富,体系结构完整,从人格出发,讲到文化、动机、权力等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问题。管理犹如企业的动脉,如果动脉不能有力地搏动、为全身输送血液,即使有优秀的人才和有竞争力的业务,组织也会逐渐老化。章老师的课不仅让我加深了对管理的理解,而且引发了我关于学习、人格、自我发展的诸多思考。章老师授课富有激情,声音洪亮,有感染力,体现着人大商学院教师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让我想到何兆武老先生和齐邦媛老太太回忆录里,战时西南联大和中山中学那群富有激情、心怀梦想、启发一生的教师,是我学习和成长的榜样。

文字:2021级FT2班 黄引

图片:2021级FT班

编辑:2021级FT2班 黄引

MBA项目中心

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

微博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