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返回上一页

【品课学知】王凤彬《职务分析与管理组织设计》

发布时间:2016-07-08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由商学院王凤彬老师为MBA学生教授《职务分析与管理组织设计》这门课程。严谨的学术态度寓于教学,借用经典案例对组织理论进行诠释,王老师的课堂信息量满满,向拥有不同基础和行业背景的同学们传授着《职务分析与管理组织设计》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方式,给MBA学生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课堂体验。

王凤彬老师将“职位”与“职务”、“岗位”的内涵对比引入课程学习,阐释了职位之于组织、人岗匹配的重要意义。她以专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充满“干货”的课程内容以及耐人寻味的经典案例使同学们意识到身为管理者,需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去俯瞰企业内、外业务单元之间的关系,意识到作为管理者在构建“力量协作体系”中的角色以及分层分类任职者的“职·责·权·利·能”匹配。

王老师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位同学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参与“微案例”的讨论,同时还要组成案例小组,对“中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并在课堂展示成果,而“大案例”分析则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王老师在课程教学中精心选取了诸多源自本土企业实践的案例,包括“孪生企业”、“小米”、“探路者”、“百度&腾讯”、“联想”、“海尔”、“美的”等优秀管理案例,使学生从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和解决现实中的组织架构问题,深度理解组织理论在中国企业中的实践应用。通过对企业组织设计与演变的案例分析,王老师很好地把“阳春白雪”的组织理论融入与MBA学生们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类似问题与场景之中,将理论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种通过微案例、中案例和大案例的多层次分析方式,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恰当处理所遇到的诸多中观层面的组织问题。

例如,关于“探路者”的企业案例分析涉及了从组织事业部制的调整改革到关键职位设计的角度探究及人力资源职能的支持作用等维度,学生对案例材料的课前阅读和展示组的课上案例分析为接下来的全班课堂讨论提供了有力引擎。每个MBA学生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案例讨论中,每个投入的学生都收获满满。王凤彬老师全过程参与讨论,并针对讨论内容逐一点评和总结,对案例中隐含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同时将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概括抽象,总结出问题的核心所在及分析维度,不断深化案例学习,帮助学生们在之后的管理实践中可以据此进行组织“诊断”与“治疗”。

紧扣知识点的案例分析、学生的积极互动、教师的专业指导,王凤彬老师为组织设计课程注入了不一样的灵魂。在王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开始意识到从整体、宏观的视角关注组织架构调整与变革的重要意义及其与职务设计之间的联系。正是这些微观--宏观的联结问题及随之而来的组织变化,延续着企业的健康发展与基业长青。同学们深刻意识到,作为管理者,需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理解部门与部门、业务单元与业务单元、企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理解管理者的职务与意义。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为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带来了诸多“适应性”的挑战;位于组织架构重要位置的管理者,在企业整体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任务也都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在未来的企业管理实践中,MBA学生需要结合公司的整体战略,不断调整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职位的权责以适应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

 

供稿:郑腾豪

编辑:MBA项目中心

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

微博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