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返回上一页

人大MBA故事:耶鲁的丰韵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3-06-08

 纽黑文的花儿谢了又开,门前大树的叶子枯了又绿,时间飞一样地溜走,我在耶鲁的留学生活很快就要结束。在期待隆重毕业典礼的心情中,在整理各种资料、文件和照片时,让不时涌现的往事和记忆汇聚成文,为我这段难忘的留学生活画上一个句号。

经 历

人生本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每个人都希望这段经历富有意义而又多姿多彩。耶鲁的留学生活是我人生经历中一颗璀璨的宝石,为我的人生增添不同的光芒和色彩。在这段宝贵的时间里,我用心灵去倾听,去观察,去感觉;我用行动去尝试,去练习,去改变。耶鲁丰富多样的课程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在这里我曾欣喜地采撷不同的珍宝,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耶鲁叠彩纷呈的论坛和讲座,各方精英坐坛论道,无论是观点碰撞还是相互映衬,都让人眼界大开。耶鲁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机构、俱乐部和学生组织每周都有各种活动,我们观看过橄榄球比赛,参观过纽约证交所,访问过华盛顿的众多机构,了解过美国说唱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在假期,我也曾行走美国,寻访美国历史。在波士顿,我曾漫步美国的“自由之路”,探究美国的;在纽约,我曾登上无畏号航空母舰,体会美国的尚武精神;在费城,我曾参观独立宫、独立钟和举世闻名的独立宣言;在华盛顿,我曾瞻仰林肯纪念堂,杰斐逊纪念堂,游览国会山和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在此期间,我也经历了一些比较特别的事件,美国总统选举,威力巨大的桑迪飓风,震惊全球的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和波士顿爆炸案。

 

【照片】橄榄球比赛

 

【照片】参观纽约证交所 

收 获

我的耶鲁留学经历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同时它也为我带来丰富的收获,努力耕耘总会有累累硕果。在耶鲁,我学习了很多有用的课程。在Next China课上,我了解了美国教授如何分析中国的发展成就和问题;在Strategic Marketing Leadership课上,我聆听了众多世界顶级公司管理者对市场营销的经验和看法;在Behavioral & Institutional Economics课上,我学习了人类行为对经济学的种种影响以及经济学的新进展和新理论;在Venture Capital & Private Equity课上,我体验了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的角色扮演和模拟投资。

【照片】教室外的风景 

耶鲁每天举办的多种多样的讲座和论坛也为我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新鲜的观点。这些讲座的嘉宾包括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政府官员。讲座议题不仅涵盖各个行业的专业知识和发展趋势,也包括个人的职业发展过程和心得体验。从制造业到金融业,从管理到经济,从市场营销到金融投资,从组织建设到领导力培养,林林总总,丰富多样,是学习新知识和新观点的绝好机会。耶鲁管理学院还特别为MAM高端管理项目准备了内容丰富的讲座,内容包括大战略,全球气候变化,贫困与经济发展,贿赂与腐败,人口的发展变化等等。面对这么多讲座,我最大的感慨是自己时间太少。

耶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网络和平台。社交网络和沟通的重要作用无需赘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每天都有新思想和新机会在沟通交流中产生。耶鲁通过汇聚大量的学生和校友,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沟通平台。借助耶鲁的校友网络,我们得以和众多的耶鲁校友沟通信息,交流观点和互相帮助。在这里,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特别是MAM高端管理项目的学生来自全球知名商学院的MBA优秀毕业生,是一个真正的国际网络。

挑 战

但是,想要收获就必须付出,在耶鲁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耶鲁的课程学习有三多:准备多、讨论多和讲座多。准备多——学生上课前需要做大量的阅读准备,这些阅读材料包括论文、书刊、新闻和视频等等内容,几十页的英文论文对于美国学生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所以我们不仅要花大量时间苦读,更要学会巧读。讨论多——很多课程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和相互学习非常重要,为此每一个人会有一块名牌,可以插入课桌的前方的凹槽便于教授认识学生;同学们也非常踊跃参与讨论,争抢发言机会,如果发言过少则会影响课程成绩。作业多——很多课程的作业量很大,或者需要详尽的案例分析,或者有很多沟通交流,或者有大量的分析研究。在课程之外也有三多:讲座多,活动多和食物多。讲座多——每周都有很多内容丰富的讲座;活动多——各种课外交流活动也很多;食物多——不少讲座和活动都提供饮食,学生可以一边听讲座一边享用三明治,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时间非常紧张,而这些活动的举办时间通常都在午餐时间或者晚餐时间。问题是时间有限,如何选择和平衡需要一定的技巧。

当然,最大的挑战应当非语言莫属。由于英语不是母语,中国学生在阅读速度、听力理解和口头快速表达上和美国学生存在明显差距。美国学生能够边听讲解边在电脑上做笔记,单词输入的速度飞快,感觉就像一台高速打字机。因此,中国学生要比美国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才能取得相同的成绩。语言的差异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心理落差,能够用中文侃侃而谈滔滔不绝,用英文就不够流利;能够快速和准确地理解中文的意思,用英文则变得迟钝;能够用中文轻松表达复杂和精确的含义,用英文却变得啰嗦晦涩;这也需要一个过程来调节和适应。除此之外,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增加了沟通和交流的难度,当美国教授讲到一些笑话时,美国学生已经笑得前俯后仰,有时我们仍然不知所以。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在耶鲁的学习,我们的英文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饮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美国的饮食和中国差别很大,美国流行快餐文化,而且食物要么很甜,要么很咸,要么肉类比较多,简言之就是高糖、高盐和高脂肪,属于典型的快餐食品。在路上常常可以看见体型肥胖的美国人,有的人体形非常庞大,让人叹为观止。据说这也产生了很多健康问题,带来高额的医疗成本。如果自己不能开火做饭,就只好暂时委屈一下自己的胃,不过学校附近还是可以吃到中餐。

感 受

从初到耶鲁的期望和兴奋,经过学习的紧张和假期的轻松,现在更多的是临近毕业的喜悦。同时,耶鲁也给我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象。

初到耶鲁,我惊讶于学校的丰富资源。这里有非常完备的硬件设施,数量众多的图书馆和教学设施分布在学校各处。这里有丰富的的课程可供选择,且不说整个耶鲁的课程,仅管理学院就提供数量众多的不同课程。这里的讲座和论坛不仅种类繁多,更重要的是演讲嘉宾都是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或者业界精英,常常让人眼睛一亮,耳目一新。而且,很多嘉宾早年就毕业于耶鲁,让人感慨耶鲁强大的校友网络。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由衷钦佩耶鲁教授们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授业解惑的热情。有的教授为课程准备了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有的教授邀请很多业界精英来课堂分享经验和感受,有的教授安排同学和讲座嘉宾座谈和同进午餐,有的教授设计模拟各种投资场景并在模拟中对同学们进行指导,有的教授在课程中安排参观访问实地学习。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我深深感慨于耶鲁的国际化。在这里,你可以遇见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教授和业界精英,并与他们沟通和交流。耶鲁大学的国际化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想了解国际信息,拓展国际视野,这可真是一个理想的地方。

在沟通和交流中,我也深深体会到文化和习惯的巨大差异。可能是为了鼓励,美国人喜欢夸奖别人,时常把“You are good”挂在嘴边,有时都弄不清是真“good”还是假“good”。美国人喜欢踊跃发言并滔滔不绝,特别是在聚会和讨论的场合,所以抓住机会就赶快说话,否则就只能一直当听众。在留学期间,我们也经历了几件重大的事件,奥巴马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纽黑文附近城镇的桑迪•胡克小学校园枪击案造成28人死亡,波士顿的爆炸案就发生在我们曾经漫步的“自由之路”上。美国的银行系统和医疗系统也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些帮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个真实的美国。其实,每个国家都有着特殊的历史和发展过程,我们需要学会相互了解学习和彼此尊重。

 

结 语

参加完毕业典礼,我将要离开耶鲁,结束这段难忘的留学生活。告别耶鲁,同时也开始一个新的历程,这段宝贵的经历会让我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实。

 

2010级人大MBA学员熊立峰供稿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项目中心编辑

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

微博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

MBA